|
毫米波雷达感知赋能绿色低碳生活
每年中国耗费的电力总量是庞大无比的,这不仅给能源供给带来巨大压力,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碳排放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的政策,旨在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减少碳排放。在这个背景下,传感器成为了节能减排的关键利器,赋能各种电子设备实现智能、高效的节能模式。
中国的电力需求和能源压力巨大 推动了绿碳科技发展
–ㄧ国家的绿色低碳政策支持 在中国,每年耗费的电力总量庞大,供给能源的压力非常巨大。家庭、办公室以及各种电子设备的使用都对电力需求提出了巨大挑战。这不仅需要更多的发电能力,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碳排放。
根据统计数据 2022年我国居民人均用电量 约为947千瓦时 相当于每月人均用电量约为79度电......
◎ 那么 1 度电会产生多少二氧化碳排放呢? 以家庭用电的碳排放公式计算 每消耗 1 度电相当于排放了 0.96 千克的二氧化碳...
◎ 这 0.96 千克的二氧化碳又是个什么概念呢? 据资料显示,一亩成年树林一年可吸收二氧化碳 24.455 吨,也就是说每平方米树木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 0.1 千克,那么 0.96 千克的二氧化碳就需要 10 ㎡的小树林用 1 天时间才能够中和完......
◎ 空调运行1小时=10㎡树木工作 1天 也就是说,您在空调房间里呆上 1小时所带来的碳排放,就相当于 10 ㎡ 树木进行一整天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国家的绿色低碳政策支持 在面对能源和环境双重挑战的背景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包括鼓励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节能产品等措施,旨在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减少碳排放。这为绿色低碳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有关政策支持文件
▏2022年05月30日 财政部印发《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2022年05月31日 国家税务总局印发《支持绿色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指引》 低碳科技创新行动文件
▏2022年04月02日 国家能源局科技部印发《“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
▏2022年08月18日 科技部等九部门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
▏2022年10月25日 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
▏2022年11月02日 科技部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节能降碳行动文件
▏2022年11月03日 国家工信部印发《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2年版)》
▏2022年11月17日 国家发改委印发《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2年版)》
▏2022年12月01日 国家工信部发《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2年版)》 *以上为中国双碳政策部分文件
电目科技毫米波雷达人体感知技术 赋能电子设备节能新模式
––人体感知雷达的应用与节能减排
电目科技的人体感知雷达在空调、灯等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实现了智能的人体感知能力,从而实现节能的目标。通过感知人体活动和光线情况,人感雷达可以自动调节设备的功率,或者在无人情况下自动关机,避免能源的浪费。这种智能节能模式对于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电目毫米波雷达人体感知产品
毫米波雷达应用场景
智能家电
赋能灯、空调、电视等设备,可实现智能联动,提升用户智能家居体验,房间内长时间无人,设备自动休眠,节能又安全。
智能照明
感知家居、酒店、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场景是否有人存在,自动控制灯光,可以做到光随身动,解放双手,既便捷又节能。
智慧屏幕
赋能电视显示屏、广告屏、会议教育平板等屏幕,实现人来自动开启,无人自动休眠,帮助节能降本。
智能安防
对指定范围内有人侵入、逗留等的检测识别,如有异常情况可及时告警,保障安全。
––毫米波雷达在节能领域的优势
与同类型的红外、光传感器相比,电目科技的毫米波雷达在赋能电子设备人体感知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毫米波雷达可以更精准地感知人体活动,无论是静止还是微动状态,都能准确捕捉到。与红外传感器相比,毫米波雷达在复杂环境下的性能更加稳定,不受温度、亮度、湿度和光线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而与光传感器相比,毫米波雷达可以穿透物体,实现隐蔽安装,不受遮挡的限制。
毫米波雷达与红外性能对比
|
电目科技
联系我们
技术实力
发展历程
企业动态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公众号
视频号
抖音号
商务合作
吴经理
189 4873 1346
智能节能系统
智慧养老监测雷达
楼宇安防雷达
智能家居雷达
雷达成像技术







